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曲周镇本源多肉植物种植基地。王恩慧/摄
光明网记者王恩慧 董腾飞
“曲周镇多肉种植规模全县最大。作为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多肉种植依托曲周科技小院平台,一批新技术运用到多肉种植中,给我们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帮助。”河北省曲周县曲周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索志鹏告诉记者。
据了解,曲周县多肉种植面积三千多亩,多肉品种上千个。其中,本源多肉植物种植基地是当地最大的种植基地,包括黄庄、临堂、东刘庄三大种植繁殖基地,总占地600多亩。该基地年培育种植多肉植物品类多达700种,年带动全县培育多肉植物苗3600亩近10亿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多肉植物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多肉植物种植生产销售集散地。
在本源多肉植物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座座多肉大棚十分壮观。大棚里,一株株造型各异的多肉植物像婴儿的脸一样肉嘟嘟的,晶莹可爱。春季和秋季是多肉植物销售旺季。记者调查发现,在多个电商平台,多肉植物成为团宠,搭乘物流快车发往全国各地。每年春秋时节,仅本源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平均每天5000单多肉植物发往全国各地,年销售3000万元左右。其中,具备经济实力的女性成为主要消费群体,区域分布已经从城市下沉到乡镇。
当地在实现规模化种植基础上,开始精细化管理。基地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紧密合作,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拥有多项自主研发专利和国家专利。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多肉植物新品种,解决多肉种植及养护问题,以科技为引擎领跑多肉行业发展。一批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当地多肉种植户中广泛推广,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多肉产量和产值,带动产业不断升级,核心竞争力得以强化。
多肉成为曲周县小有名气的经济作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基地为当地多肉产业发展培育电商主播、技术骨干等各类新农人1600多人,带动周边2000多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来自周边鸡泽县的李俊霞,也被吸引来到基地务工。在不影响家庭农田劳动的基础上,她每月还有五六千元收入,幸福感流淌在她的脸上。
据了解,每到多肉植物销售春秋旺季,特别是五一、十一假期,多地消费者慕名来到曲周县,在基地的大棚里进行线下多肉植物DIY栽种、研学、亲子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各地消费者提供消费新场景。同时,当地推出多肉生态会议桌、家居、伴手礼、抱枕、冰箱贴等周边文创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如今,各地办公室、图书馆、咖啡厅、轻食店、酒吧、客厅等场所随处可见造型各异的多肉盆景,多肉植物发展空间广阔。海归青年、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王宇,正努力带领乡亲们向着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种植基地目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