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马铃薯苗托起乡村振兴“共富梦”
首页> 光明电视> 新闻视点 > 正文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马铃薯苗托起乡村振兴“共富梦”

来源:光明网2023-04-12 16:49

  “现在我们脚下的两万株马铃薯苗,就是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驻留中国空间站6个月的马铃薯种子,经过我们科研人员的精心培育而长成的,现在它们长势良好,三个月之后就是‘揭晓答案’的时刻。”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马铃薯苗托起乡村振兴“共富梦”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一大批科学实验样品随舱返回,并陆续交付科研实验单位。2023年1月12日,从太空返回的2万粒马铃薯种子顺利运回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月初,这些马铃薯种子经过催芽,迎来首个种植季。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马铃薯苗托起乡村振兴“共富梦”

  4月10日,“乡村振兴看德州”主流媒体德州行采访团一行走进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研发中心,在培育大棚中,记者们见到了这些“天外来客”。据中心负责人介绍,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育种最大优势在于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马铃薯苗托起乡村振兴“共富梦”

  “种子上天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像航天员一样,得‘过五关斩六将’,须具备遗传稳定性一致、综合性状优良、发芽率高等特点。”中心负责人介绍,去年,经专家评审、遴选,该中心在自有的2800余份马铃薯种质资源中,优选了20个优良组合的2万粒马铃薯种子,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中国“天宫”空间站驻留实验。

  现在,这些“天外来客”已经纳入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年度的播种计划,经过科研人员筛选、培育,短则三五年、长则十余年,若持续表现优异,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天选之种”才算得到认证。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马铃薯苗托起乡村振兴“共富梦”

  马铃薯育种工作取得新突破的同时,希森集团的每一个人也知道,太空诱变具有随机性,性状可好可坏。“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新的育种手段的尝试,为培育更好的马铃薯品种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目前工作还在推进当中,虽然我们期待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好的一些变化,但还是要拿具体的数据来说话。”负责人表示。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马铃薯苗托起乡村振兴“共富梦”

  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马铃薯种植面积广、产量高。近年来,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积极开展马铃薯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其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新品种“希森6号”,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亩,在中亚、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万亩,入列《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下一步,瞄准“航天育种”,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将申请开展一系列实验。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马铃薯苗托起乡村振兴“共富梦”

  从培育“一粒种子”到富裕“一方人民”。希森集团的“故乡”——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村也随着集团发展不断“蝶变”,依托希森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在致富带头人梁希森的带领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村庄的名字也改成了梁锥希森新村。村中按照传统园林风格建有仿古四合院、文化活动中心、空中四合院餐厅、农家乐、孔子教育园、游乐园、鱼塘等景观,还建设了老年公寓、实验小学、饭店、超市、温泉浴池等配套设施,整个新村规划整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最美乡村”,梁锥希森新村一直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带动全村发展,提高文化氛围,让儒学经典在现代焕发新光彩。在孔子文化园内,随处可以看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大型壁画和建筑,不仅有孔子弟子图、卧冰求鲤、悬梁刺股、子路问津等传统文化人物故事,还有不少仿古民宿,民宿里面配有厨房、餐厅、特色火炕,既让游客住得舒心放心,又能体验乡村生活。此外,园区还种植有各种应季蔬菜水果,可供游客体验亲自采摘的乐趣。由原来的贫困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梁锥希森村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等功能聚集,呈现出“农村变城市”“农业变现代化”“农民变成产业工人”的崭新景象。(光明网记者周雨涵 钟蕾蕾)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

  • “祝福祖国”巨型花篮主体亮相天安门广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