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韩再芬代表:加大宣传力度 让“剧院文化”植入群众内心
首页> 光明电视> 新闻视点 > 正文

韩再芬代表:加大宣传力度 让“剧院文化”植入群众内心

来源:光明网2023-03-08 23:08

韩再芬代表:加大宣传力度 让“剧院文化”植入群众内心  

  剧院作为艺术传承发展的坚实载体,其繁荣发展是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剧院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艺术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在接受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向全民倡导“剧院文化”,发出“一年进一次剧院”号召。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开展‘进校园’‘下基层’等各类艺术展演和文化惠民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场地等各方面的限制,艺术效果大打折扣。”韩再芬表示,进入新时期,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已不仅限于“普及、推广”,提升艺术品味,让群众走进剧场去体验更多的“精致、精品”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在剧场演员和观众在一个空间内同呼吸,共命运,双向奔赴完成一场演出。”韩再芬说,这种仪式感和鲜活感,引领着人们的审美,传递着直抵人心的艺术震撼力,是隔着屏幕无法感受的。

韩再芬代表:加大宣传力度 让“剧院文化”植入群众内心

  为此,韩再芬建议应加大宣传力度,将“一年进一次剧院”植入群众内心。有条件的省市地区,可试行将部分艺术教育课堂设在剧院,引导学生走进剧院,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审美和艺术鉴赏力,领略剧场艺术的魅力,也为未来培养文化消费群体。

  此外,韩再芬表示,应出台相关政策,厘清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场所与一般营业性娱乐消费的区别,为非遗展演场所提供支持和保护政策,为其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

  “随着文化属性的不断拓展,如今的剧场文化已由单纯演出场所逐渐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品格,象征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韩再芬说,每周周二至周六晚,坐落于安庆菱湖之滨的中国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再芬黄梅公馆,都会上演原汁原味的黄梅戏,场场都有众多观众和游客。“这里不仅是青年演员施展锻炼的平台,更是弘扬黄梅戏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是安庆市文化会客厅。所以,作为戏曲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场所,在积极主动面向市场的同时,应当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以体现公益性和传承保护功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韩再芬表示,如今优秀传统艺术在主流价值引领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优秀舞台作品在文化市场依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时代的前进、国家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倡导剧院文化势在必行。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希尧 视频素材来源:安庆广播电视台)

[ 责编:范子川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