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近年来,随着商业与公益不断互动、碰撞、融合,不仅成就了商业行善的新模式,还促进了公益事业变革的大创新。如何推动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基金会的风格是否取决于基金会的秘书长?怎样才能得到南都基金会的资助?日前,光明网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
彭艳妮成功将麻省理工大学的“U型理论”课程落地中国,在其英国文化协会工作期间,主持设计和实施了“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并将社会企业的概念引入中国并推动了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彭艳妮认为,南都基金会的风格更多地来自创始人周庆治和徐永光,如果非要为南都基金会贴个标签的话,那就是“公共利益为上、行业发展为先、民间立场为本、杠杆作用为佳”。(光明网记者 钟蕾蕾 摄像/剪辑 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