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我的老师郭永怀讲,当年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跟我说,他们为什么回来,回来不是我自己搞科研,我就是为了培养人才。”日前,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春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不仅在大学里讲课,也非常重视青少年的科普工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年近八旬的李家春院士见证了国家从贫弱到富强。在他看来,从大学时代的“向科学进军”到八九十年代的“科教兴国”再到现在的自主创新建成“科技强国”,中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方面,目前我国已属世界三大强国之一。“但同时要客观地分析,中国目前在某些方面,还需要赶上去。”李家春院士认为,从“科技大国”变成“科技强国”,我们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
1958年,力学所取消了学科建制,改为按任务建所,钱学森、郭永怀与党委书记杨刚毅共同提出了颇有名气的“上天、入地、下海“的口号。李家春回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科研故事时谈到,“由于当年国家的经济实力不够,首先搞了航天,所以现在中国的航天发展的比较快。”
“郭老实质上对光学是很感兴趣的,但是为了科学救国他学了航空工程。卢沟桥事变后,他从北京辗转到威海然后到西南联大,最后才到美国。”回忆老师郭永怀归国,在李家春院士看来,恩师回国就是为了使我们国家富强。尽管归国后的生活待遇与国外不能相比,但国家给的很多任务,他都完成了。“他是唯一的在‘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一位对卫星、原子弹、导弹都有贡献的科学家,特别是原子弹,当年钱学森比较忙,推荐了郭永怀,他也没推辞。”李家春介绍说,郭永怀为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光明网记者钟蕾蕾 范子川 实习生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