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早些年《百家讲坛》引领经典研读热潮,到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火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国学热”也成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陈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现象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用自己的悟性建立起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未来“国学热”是大势所趋。
陈来委员说,对“国学热”一定要看到它的主流,也就是它在文化自信、价值重建里所扮演的积极角色,但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性。他说,比如阅读经典,就一定要求小孩子背20万字的经典,这就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何避免形式上的盲目,需要政府、文化包括政协在内的各界及时加以引导,使这些活动健康的发展。(采访 王恩慧 文字/剪辑 刘希尧)